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稱呼禮儀的一般要求、規範;
掌握恰當稱呼老年人的基本原則。
能力目標:能運用恰當稱呼,快速打開與老年人的溝通之門。
工作任務描述
王阿姨,75歲,退休教師。平時喜愛看書、養花等,思維清晰,能與人順暢交流。兒女在外地,與老伴居住一套兩居室的房子裏。剛剛大學畢業到某養老機構工作的小劉,受單位指派,去王阿姨家進行拜訪。
問題思考:
1.作為溝通交往的第一步,小劉該如何正確、恰當對王阿姨進行稱呼?
2.王阿姨本人對他人稱呼自己有什麽個體傾向?
工作任務分解與實施
一、了解基本的稱呼禮儀知識
稱呼禮儀是溝通交際禮儀中的一個基本內容。如何使用稱呼,如何用好稱呼,往往成為社交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得體的稱呼是最悅耳的聲音,是打開對方心扉的鑰匙。
(一)一般稱呼禮儀知識
一般性的稱呼禮儀原則具有普適性,提前搜集並認真領會,會為我們提供一般意義上的指導和規範。
小貼士:
人際交往,禮貌當先;與人交談,稱謂當先。使用稱謂,應當謹慎,稍有差錯,便貽笑於人。稱謂要表現尊敬、親切和文雅,使雙方心靈溝通,感情融洽,縮短彼此的距離。正確地掌握和運用稱謂,是人際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禮儀因素。
獨立生活而每天必須反複進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體動作群,即進行衣、食、住、行、個人衛生等日常活動的基本動作和技巧。
(二)針對老年人的稱呼禮儀知識
老年人,因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在稱呼時,更有其特殊的要求。要體現尊重原則,多用敬稱、尊稱。
(三)對老人個體傾向性的判斷
老年人因其職業、性格、經曆、知識結構、地緣結構等方麵的影響,會對稱呼有著個體不同的傾向。如曾從事教育事業的老人,一般會習慣被人們稱為“老師”“先生”“教授”等;曾從事領導崗位的老人,則可能習慣於行政性職務的稱呼;外向型的老人,傾向於生活化的稱呼;拘謹性格的老人,則更認可正式的、職務或職業性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