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京
一、粗尾巴
“捉尾巴”遊戲多年來一直是孩子們喜歡的傳統遊戲之一,因此,各班的玩具筐裏總會見到遊戲中必不可少的“尾巴”。中班第一學期初,孩子們帶來了和家長共同製作的戶外玩具,其中就有幾條又粗又長的“尾巴”。一天,在戶外遊戲的時候,琳琳學著大班哥哥姐姐的樣子把“尾巴”當跳繩跳了起來。(我們的樓下就是大班的孩子,我們的戶外玩具是順序擺放在一起的,經常會在一起遊戲。學期初,大班幼兒就開始練習跳繩了,孩子們每次看到都會羨慕不已)琳琳的身材比較矮小,雙手把“粗尾巴”跳繩向前一搖,正好能掠過頭頂,當跳繩搖到她的雙腳麵前時,她就跳過去。成功了幾次之後,琳琳高興地告訴夥伴們:“我也會跳繩了!”還興奮地表演給夥伴們看。這下,那幾條“粗尾巴”被一搶而光,孩子們爭著練起了跳繩。
跳繩是大班幼兒的冬鍛達標項目之一。由於跳繩需要全身各部位,尤其是上下肢的協調配合,每年都會使許多孩子在小小的跳繩麵前望而生畏。通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用來跳繩的“粗尾巴”由於比較粗,當孩子掄起來的時候,落下來的速度要比真正的“細跳繩”慢得多。於是孩子們在跳過去的時候就顯得從容得多。我想:如果把 “粗尾巴” 加到跳繩一樣長,利用其在空中停留時間長這一特點,也許能夠降低跳繩的難度,幫助幼兒比較容易地掌握跳繩的動作要領。看到大家對跳繩濃厚的興趣,通過討論我們決定嚐試在中班就開始練習跳繩。
在家長的支持下,我們的玩具筐裏有了一根根又粗又長的跳繩。由於這些跳繩來自不同的家庭,因此,軟硬、粗細都不盡相同。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些不同的跳繩,帶給了孩子們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恰到好處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