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展適宜性遊戲: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

二、新信息,新辦法

字體:16+-

另外一種用於解釋兒童遊戲的三種水平的理論是讓·皮亞傑(Jean Piaget)的同化和順應理論。同化(Assimilation)這一過程包含對新信息的吸收,而順應(Accommodation)這一過程則包含對自己思維的改造。但人類獲得新經驗和攝入新信息時,這兩個過程同時發生。順應為人類提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動機(Labinowicz,1980)。在混亂失控和簡單重複的遊戲中,兒童的同化模式超過了順應模式。他們不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改變思維或者嚐試新的經驗。因此,兒童較難攝入新的信息並且在遊戲中運用它們。最終,兒童會產生挫敗感,並且因此出現錯誤行為。

要想讓兒童以有益的方式進行遊戲,必須讓他們經曆更多的順應過程,運用自己的遊戲經驗去調整或改變自己的思維。例如,當兒童將教師給他們讀過的圖書中的故事線索整合到角色遊戲情境中,並且演繹出來時,他們通常會在某種程度上改編故事情節以及將不同故事中的角色混合起來。這就是他們的順應過程——將來源於故事的新信息整合進來,並且在表演時將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他們在積木區搭建斜坡並預測哪輛汽車能走得更遠時,會運用從科學活動中學會的詞匯,這也是一種順應過程。

當一名兒童停下來思考該如何讓一個搖擺的建築站穩或者如何讓水車轉得更快時,這明顯也是順應。當兒童在遊戲中使用符號——例如,用一塊圓柱體積木代表喝水的水杯或者用一輛嬰兒車代表除草機時,也就是在使用抽象思維去達成自己的遊戲目標。“遊戲因此變成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兒童用自己的意願去改造現實,將自己的社會經驗整合進去,釋放自己的愉快情緒,並且解決自己內心的衝突……”(Labinowicz 1980,68)對教師而言,觀察幼兒的行為以及了解他們是否真正在遊戲時進行更為複雜的運用新信息的活動,即順應活動,而非同化活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