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向曆史的深處:馬克思的曆史觀研究

二、社會形態和人

字體:16+-

在唯物史觀發展史上,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傾注全力分析過的主要是兩種社會形態:一個是原始氏族社會,另一個是資本主義社會。前者的代表作,是恩格斯根據摩爾根的著作和馬克思的筆記所寫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後者是馬克思的《資本論》。這兩者是相互銜接的。如果說《起源》著力揭示私有製、階級、國家是如何產生的話,那《資本論》則是通過資本主義社會的解剖,說明它們必然消亡。馬克思是把資本主義社會作為對抗社會的最後一個社會形態來分析的。

《資本論》研究的對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社會形態。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所說:“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16]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流通過程以及生產總過程的分析,以邏輯的形式,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趨勢作為自然曆史過程再現出來。但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資本論》把人的活動排斥在經濟規律之外。馬克思說:“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質生產的基礎,也是他進行的其他各種生產的基礎。”[17]沒有人,沒有人與自然界的物質交換,也就不存在人類社會,更無所謂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分析當然沒有離開主體,離開人的物質生產活動,但他著重考察的不是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意誌關係,他們各自的願望和追求,而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依賴人們意誌的客觀關係,這些關係如何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無論是對由商品到貨幣到資本轉化的分析,對由簡單商品生產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分析,對由簡單協作到手工工場,再到資本主義工廠生產的分析,以及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剩餘價值的分割和轉化形態的分析,馬克思沒有一次求助於人的抽象本質,而是嚴格地依據生產力的發展及與其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來論述它的客觀進程。馬克思通過物與物的關係來揭示人與人的關係。因此在《資本論》中對人的分析,始終堅持從社會出發,把人放在一定的社會形態中,作為一定生產關係的擔當者來考察。從社會的角度來分析人,這是馬克思的曆史理論的根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