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向曆史的深處:馬克思的曆史觀研究

第十三章 1848年革命和唯物史觀的發展。馬克思對法德革命經驗的總結

字體:16+-

《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時候,歐洲正掀起一場革命的暴風雨。它席卷歐洲大陸,直至俄國邊境。這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但不是以往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翻版。無論是階級力量的配置,革命麵臨的任務,還是在政治舞台上活動的人物和政黨,都具有自己時代的特性和風貌。馬克思親身參加了這次革命。這不僅是馬克思生平事業中最突出之點,而且構成了唯物史觀發展的重要階段。

如果說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著重探討的是他那個時代的“近代史”,即資本主義社會如何在封建社會母胎中孕育和發展的過程,那馬克思發表在《新萊茵報》的重要政論和《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著作則研究的是“現代史”,即解釋和闡述“當時發生的政治事件”。馬克思通過總結法國和德國的革命經驗,在有關社會革命問題、階級鬥爭和國家問題、社會發展中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辯證關係問題,以及如何評價曆史人物等問題上進一步發展了曆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對當時剛剛發生、正在發生、尚未發生的事件的分析、判斷和預測,不僅表現了他的天才洞察力,而且雄辯地證實了唯物史觀作為科學曆史觀和方法論的認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