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向曆史的深處:馬克思的曆史觀研究

二、深入生產過程內部。從研究個體和類的矛盾到發現社會自身的規律

字體:16+-

出發點的轉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變。當馬克思完全轉到新的出發點後,他就徹底拋棄了以人的本質作為衡量曆史尺度的觀點,轉而分析客觀生產過程本身,發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運動規律,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了社會的內在結構和社會形態的更替。正如馬克思自己所說:“這種曆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係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曆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範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馬克思還強調,隻有從物質資料生產出發,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以及“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麵之間的相互作用”[17]。不難設想,如果沒有這種出發點,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階級和階級鬥爭、國家與革命等一整套曆史唯物主義學說,是根本建立不起來的。

在1845年春之前,馬克思還存在著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影響,尤其是在社會形式和人的本質的相互關係問題上。一方麵,他在某些論述中把家庭、市民社會、國家看作人的本質的實現,看作人的本質的客觀化,因而現實的社會關係成了主體(人)內部所固有的質;另一方麵,他用人的本質作為衡量人的存在即各種社會關係是否合理的尺度,把不合理的現實看成是人的本質同人相異化。《提綱》第六條把這個顛倒過來了。既然人的現實本質是由社會關係的總和決定的,那就不能把人的本質同形成它的社會關係對立起來。可是社會關係又是由什麽決定的呢?《提綱》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德意誌意識形態》繼續發揮和深化了在批判李斯特的政治經濟學中所獲得的認識,拋棄了把社會矛盾看成是社會關係壓抑和歪曲人的本質,人的本質和人相異化的觀點,從社會生產過程自身尋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