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曾感歎過:“人類的各種知識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備的,就是關於‘人’的知識。”[1]確實如此。人類最關心的是自己,但在很長的曆史時期內最不了解的也是自己。狹小的生產規模和剝削階級的偏見限製了人們的曆史眼界。人們深入到自然的內部,但在社會生活中卻停留在曆史的表層。可是曆史自身以及人們對曆史的認識都不會停止。正如對自然界一樣,在社會領域中人們也在不斷地探索。馬克思創立的唯物史觀,就是人類對曆史探索的最光輝的結晶。
一
人類是從自然開始自己的唯物主義哲學曆程的。自然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相距很近,但又很遙遠,用中國的成語“咫尺天涯”來形容是頗為恰當的。
它們距離很近,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唯物主義原則。曆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論斷,同一般唯物主義關於存在決定意識的原則是一致的。似乎隻要加以引申、擴充、推導,就可以跨進曆史唯物主義的大門。
實際上它們的距離又很遙遠。對自然的唯物主義認識,早在古希臘就開始了。他們把物質性的始基作為宇宙萬物的根源,以最樸素的形式表達了對世界物質統一性的看法。但從自然唯物主義通向曆史唯物主義的道路,荊棘叢生,崎嶇坎坷,人類經曆了兩千多年的探索,這是多麽艱巨遙遠的途程!
為什麽會這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社會不是自然的簡單延伸,它有自己特殊的表現形式和規律,必須進行專門研究。列寧關於曆史唯物主義同自然唯物主義在理論原則上一致性的論斷,[2]從邏輯上說是完全正確的。但隻有在曆史唯物主義創立以後才能看出它們之間的聯係,因而列寧的論斷是對既成事實的概括。在此之前,這種聯係是隱蔽的。兩千多年中,唯物主義哲學家中並不乏聰敏才智之士,但沒有一個人能從唯物主義原則中邏輯地推導出曆史唯物主義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