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摘要》中,馬克思對異化勞動問題做了初步闡述。雖然國內外對《摘要》同《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的第一手稿成文時間的先後有不同看法,但從內容來看,《摘要》主要是分析一般商品生產勞動(即所謂謀生勞動),特別是由自然經濟轉入商品生產後出現的勞動異化情況,其中雖然也涉及由一般商品生產發展到資本主義生產以後的勞動與資本的關係,但那並非重點。這同《手稿》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為中心來展開對異化勞動的論述是不同的。從曆史和邏輯兩方麵來說,《摘要》和《手稿》是相互銜接的,前者是後者在理論上和材料上的準備。
馬克思在《摘要》中有不少地方是複述穆勒的觀點,但他把它們納入異化勞動理論之中,把勞動異化看成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逐步發展起來的曆史過程。
馬克思認為,在野蠻的、未開化的狀態下,人以自己的直接需要量作為生產的尺度,即生產直接滿足自己需要的東西。人們生產的東西不多於他直接需要的東西,需要的界限也就是生產的界限。馬克思的這個看法不全麵。其實並不是需要量決定生產量,而首先是生產決定需要,貧乏的需要顯然是由落後的生產造成的,雖然需要也必然反作用於生產。但這裏與問題有關的倒不是如何辯證分析生產和需要的關係問題,而是馬克思用異化的觀點考察這個問題,認為在需要與供給正好相抵的情況下,生產的直接目的就是自己的需要,不存在產品之間的交換,因而不存在異化,即不存在勞動產品與勞動者相脫離的現象。
當有了剩餘產品以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雖然在“外化的私有財產的粗糙形式”即偶然的以物易物的交換中,勞動是勞動者的直接生活來源,是他個人存在的積極實現,但同時,勞動者又以自己產品的餘額去換取另一個人的產品餘額。這樣,通過交換,勞動部分地成了收入的來源,從而使勞動的目的和性質開始發生了變化。勞動產品不再是完全為了生產者個人的需要,而是“作為價值,作為交換價值,作為等價物來生產的”[24]。表麵上,剩餘產品是彼此為對方的需要而生產的,實際上,彼此都是以自己的剩餘產品占有對方的產品,而且力圖多占有對方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