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說過,西歐的人道主義思潮發展到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無疑包含著一個矛盾:18世紀唯物主義一方麵繼承了人道主義傳統,強調人是出發點和歸宿,提出了以人的自然權利為基礎的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學說,另一方麵在哲學上又發展了機械論,否定了人的主體地位,把笛卡兒關於動物是機器的論點發揮為人是機器的理論。德國古典哲學關於異化學說的一個貢獻,就是在唯心主義形式下恢複人的主體地位。但隻有馬克思才能逐步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以下簡稱《摘要》)中,馬克思在論述異化時明確指出,人是“社會聯係的主體”,並且強調他所說的人不是概念,不是撇開了現實個人的抽象一般,而是“現實的、活生生的、特殊的個人”[11]。離開這種個人的所謂人是不存在的。
在馬克思看來,這種現實的個人不是單獨的、彼此孤立的,而是“總體存在物”,用費爾巴哈的術語說,也就是“類存在物”。但是費爾巴哈雖然認為人是類存在物,人的本質隻是包含在團體之中,包含在人與人的統一之中,但他強調的是兩性的需要。而馬克思在這裏把人看成“總體存在物”,強調的是彼此對對方勞動產品的需要,即在生產過程中,人的活動和產品的相互補充。生產活動就是社會性的活動。正如馬克思指出的:“不論是生產本身中人的活動的交換,還是人的產品的交換,其意義都相當於類活動和類精神——它們的真實的、有意識的、真正的存在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12]
正因為人是“總體存在物”,或者說是類存在物,所以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係”[13]。請注意,這裏強調的是人的社會聯係,而不是自然的聯係,即不是人作為一個物種的聯係。馬克思突破了把人看成是自然的類,人的本質是共同的類特性的抽象的費爾巴哈的局限,而著重人的社會聯係。從人的自然特性著眼,形式上是類,實際上是彼此孤立的個體;而著眼於人的社會聯係,雖然實際看到的是個體,但本質上是總體,即社會存在物,因為在人的社會聯係之外,任何一個個體都不可能存在。如果說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還是從個人與國家的聯係方麵強調人的社會特質,而在這裏他已經開始轉向生產,強調人的本質是人在生產和交換過程中的社會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