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就是不斷地對生活本身提出的挑戰進行回應。對電腦技術的回應也是我們人生道路上一個繞不過去的主題。
我最早接觸電腦是在1988年,當時我正以聯合培養博士生的身份在聯邦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哲學係進修。在當時的德國,電腦還遠未普及,但在大學圖書館、實驗室、銀行等部門已有一定的使用。說不清為什麽,我對電腦有一種天然的排拒心理。也許是覺得電腦的輸入方法會影響我的思維,因為我平時最討厭的就是程序和計算;也許是電腦終端使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關於“無窗戶的單子”的隱喻,而我並不願意成為這樣的“單子”。總之,我沒有主動接觸電腦。
1990年秋回國後,國內電腦也漸漸地風行起來。我終於意識到,與紙張、印刷術的發明比較起來,電腦的發明是人類曆史上更偉大的一場革命。掌握電腦並不僅僅是圖寫作上的便利,而是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到1993年,我的這種感覺已經變得非常強烈。於是,我用並不寬裕的科研經費買了一台386電腦,並從我的實際情況——發音不準出發,采納了五筆字型輸入法。我很快就意識到,這種輸入法並不影響我對問題的思考,而且電腦寫作的優點是易於修改,也易於保存。當然,電腦寫作也會帶來一些遺憾:一是太傷眼睛;二是誤操作會擦掉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三是在緊要關頭一出故障就隻好“望機興歎”了。但是,隨著操作上的逐步熟練和保護意識的增強,這些遺憾實際上已降到最低的限度了。
到1997年,有感於386電腦的種種不便,我終於下決心買了一台奔騰586電腦,並開通了internet和e-mail,這使我的電腦的功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即它從單純的寫作機器轉變為重要的信息工具。同年秋,我應邀訪問美國哈佛大學哲學係,哈佛師生使用的大型電腦實驗室使我大開眼界,也使我自己在通信和科研方麵獲益匪淺。種種光盤的製作也為利用電腦進行研究工作的人帶來了許多便利。考慮到攜帶的方便和外出講學的需要,我目前打算再添置一台筆記本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