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統率的法國軍隊與惠靈頓統率的聯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發生激戰,結果法軍大敗,拿破侖被迫第二次退位,並被流放到聖愛倫島。在這個重大的曆史事件之後,“滑鐵盧”這個地名就成了失敗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常用這個詞來比喻某一行為主體所遭受到的挫折、損失或失敗。
毋庸諱言,“滑鐵盧”的比喻已為人們普遍接受,但細細想來,這個比喻存在著不妥之處,有必要加以澄清。在筆者看來,“滑鐵盧”這個詞是不能抽象地加以運用的,因為相對於法國皇帝拿破侖來說,“滑鐵盧”是失敗的象征,但相對於聯軍司令惠靈頓來說,它又是成功的象征。也就是說,“滑鐵盧”這個詞兼具“失敗”和“成功”的雙重含義。人們對“滑鐵盧”比喻的運用可以說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這表明他們思想深處潛藏著一種頑強的、單向度的思維習慣。這種思維習慣,外國人和中國人似乎都無法幸免。記得在“**”中,這種思維習慣就表現得十分突出。當時,人們習慣把每一件細小的事情,如節約還是浪費一分錢,提升到政治路線的高度上。但他們顯然忽略了思維中的另一個向度,即他們同時也把政治路線貶低為一分錢!提升和貶低、破格和降格、規定和否定,本來就是同一個徽章的兩個方麵。
這種單向度的思維習慣也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顯現出來。比如,幾乎每個家長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嚀自己的子女:在考試中做完試題後不要馬上交卷,要仔仔細細地進行檢查。這種叮嚀就帶有明顯的單向度思維習慣,即家長隻考慮到子女在重新檢查試卷時會把原來答錯的地方改正,卻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他們也可能把原來答對的題目改成錯誤的。筆者就聽到好幾位學生說起考試中的這類憾事。舉例來說,在解答英文試卷中的選擇填空題時,有時候直覺比反複的思考更為可靠。如果給考生足夠的時間去斟酌,他極有可能把原來做對的題目再改成錯誤的。類似的現象和教訓,《戰國策·齊策二》中的“畫蛇添足”的故事早就告訴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