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秋水》中,有一個“邯鄲學步”的有趣故事。說的是燕國少年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去學習、模仿趙國人如何走路。結果,不但沒有學會趙國人走路的方式,反倒把燕國人走路的方式也忘了。於是,隻能“匍匐而歸”了。盡管這個故事有點誇張,我們卻可以悟出個中真理,即隻注重外在形式上的模仿的學習是不會有什麽效果的。從這個有趣的故事,聯想到當前中學語文教學的失誤,不免感慨係之。
眾所周知,中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傳統的語文教學深受傳統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在一般情況下,學生隻要小學(亦即高小)畢業,就能用流利的漢語來書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不同的文體了。然而,當前的中學生之於語文教學,卻頗有“邯鄲學步”的味道。他們記住了一大堆形式化的、無用的東西,而對日常生活中常用文體的寫作,比如寫信、擬通知、起草申請報告、撰寫理論文章等,卻茫然無知。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中學語文教學的失誤影響深遠,以至於有的博士生撰寫論文竟然不知道如何準確地使用標點和分段,也不知道如何區分“的”“得”“地”,甚至無法用流利的漢語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看來,語文教學的失誤和“邯鄲學步”的結果實在沒有什麽區別。那麽,中學語文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什麽會陷入困境呢?
首先,應試教育作為教育領域裏的根本性的製度安排,決定了中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在各類考試,尤其是升學考試(其中最重要的是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考試)中獲得高分。既然中學語文教學完全是圍繞考試而旋轉的,它就必定會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對最簡便的、最容易批改分數的考試形式的設計上。所以,“**”後,自從TOFEL、GRE這樣注重量化的考試方式傳入後,很快就成為中學語文考試的標準化的形式。但能對這樣的考試形式應付裕如的人,並不表明他們真正弄懂了語文教學中教師講授的種種內容,也並不表明他們實際上具備了卓越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