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的發展,西方的教學理論,尤其是考試方式,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國的教育事業,尤其是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眾所周知,西方的托福考試是一種高度形式化的考試,考生隻要在可供選擇的答案——ABCD中打勾就行了。這種考試方式的優點是:一方麵,由於其高度的形式化和規範化,老師批閱卷子比較容易;另一方麵,學生通過這樣的考試也比較容易搞清楚語法上的細微差別,如詞組的固定搭配、某些詞的習慣性的使用方式等。這種考試方式從20世紀70年代末傳入後,國內各學科的考試都紛紛起來模仿。不用說,中學語文教學也深受其影響。
然而,人們顯然忘記了,漢語與西語之間存在著重大的差別;前者是拚音文字,後者則是圖畫形的文字,具有象聲、象形、指意等各種特征,因而也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毋庸諱言,把漢語像西語一樣做高度形式化的處理必定會導致其人文內涵的失落。另外,這種考試方式極易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漢語語法的某些細節上,如某些詞在用法上的多樣性、不同的修辭手法等,使學生把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對曆屆托福式的考試試題的研究中,牛角尖越鑽越深,從而導致如下的結果。
一是邯鄲學步,反而連路也不會走了。不少學生把注意力放到語法上,他們甚至能夠把漢語語法上的某些細節講得頭頭是道,甚至連大學教授也自愧不如。然而,他們隻要一落筆,便感到腦袋裏一片空白,什麽東西都寫不出來。即使有東西寫出來,也是破句連著破句,難以卒讀。
二是關注細節,失了全局。出於形式化考試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講解課文時,常常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語法細節和表達的技巧,忽略了把整篇課文所要表達的精神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的興趣集中在邊緣化的形式和技巧上,在感情上缺乏對所學的課文的總體精神的溝通、把握和認同。結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最需要學的東西反而沒有學到。這正如俄國寓言家克雷洛夫筆下的“參觀者”,當他參觀了動物園後,津津樂道地與別人談論動物園裏的各種小動物,甚至包括細小的蠓蟲,但當別人問他是否見到動物園裏的大象時,他竟回答說沒有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