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哲學隨感錄

發展中的三大關係[1]

字體:16+-

在當今中國社會,“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已經成為理論界的共識。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上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發展形式:一種是“合理的發展形式”,即不但其發展理念是合理的,而且整個發展進程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另一種是“不合理的發展形式”,即不但其發展理念是有問題的,而且整個發展進程也以挫折、中止或失敗而告終。在當今世界上,為什麽有些國家成功地走上了自己的發展道路,而另一些國家卻在自己的發展道路上舉步維艱,甚至停滯不前?顯而易見,這與它們所采納的發展形式的合理與否存在著根本性的關係。那麽,究竟什麽樣的發展形式才是合理的呢?筆者認為,隻有在實際發展的進程中正確地處理好以下三大關係的發展形式才是合理的。

主觀意誌與客觀法則之間的關係

眾所周知,發展乃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合理的發展形式總是千方百計地使主觀方麵適合於客觀方麵,換言之,使人的主觀意誌服從客觀法則,從而在實際發展進程中獲得預期的效果。

與此相反,不合理的發展觀念則立足於主觀意誌,從主觀意誌出發製定發展規劃,完全不顧客觀現實和客觀法則,從而導致發展進程的流產和失敗。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曆史就會發現,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大躍進”就是不合理的發展形式的典型表現。當時提出的口號,如“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無一不體現出主觀意誌的無限膨脹和對客觀法則的極度輕視。曆史早已證明,這種狂熱的、不健康的發展形式不但不會給人民大眾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相反,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這一後果深刻地啟示我們,隻要人們對發展的理解片麵地停留在對主觀意誌的崇拜中,隻要他們無視自己的行為必須遵循的客觀法則,發展進程就會遭受嚴重的挫折甚至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