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由次貸危機等原因引發的美國金融海嘯,不僅對美國本國的經濟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也導致了歐洲、日本,甚至世界範圍內的普遍的經濟衰退。毋庸諱言,中國經濟也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了衝擊。麵對這一嚴峻的形勢,中國政府臨危不亂,迅速製定出相應的對策,其中一項重要的對策就是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毋庸諱言,這項對策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它不僅可以為中國經濟將來的發展和騰飛創造相應的物質條件,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緩解經濟普遍衰退情況下勞動力資源的閑置,從而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以促進經濟的複蘇。
本文主張,應該從新的思路出發來理解並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人們通常把基礎設施理解為確保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得以展開的物質設施和公共服務係統。顯然,這一傳統的理解方式是偏頗的。在本文看來,實際上存在著兩類不同的基礎設施:一類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具有物質生活功能的基礎設施”。如交通設施(機場、鐵路、公路、港口、河道等)、通信設施(郵電、網絡、快遞、電話等)、服務設施(水電、煤氣、供暖、環衛等)、醫療設施(醫院、器械、防疫、急救、養老院等)、體育設施(運動場所、健身房、設備等)。顯然,這一類基礎設施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運轉是必不可少的。另一類則是還沒有引起人們普遍重視,甚至還沒有進入人們視野的基礎設施,本文稱之為“具有精神生活功能的基礎設施”。如教育設施(托兒所、幼兒園、各類學校、培訓基地等)、文化設施(劇場、影院、圖書館、藝術展覽館等)、科技設施(科技館、博物館、模型商店、實驗場館等)。顯而易見,對於現代文明社會來說,這一類基礎設施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