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我們焦慮時可以做什麽

05 修煉單身力,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字體:16+-

開始談論話題之前,想推薦一部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

片中的女主角伊麗莎白,有著一個美國成功女性該有的一切:事業、物質、愛情,統統不缺。30歲的她,表麵看起來無比幸福,可實際上,她每天都生活在悲傷、恐懼和迷惘中,一顆心漂浮不定,不知所往。她說:“從15歲起,我不是在戀愛就是在分手,我從沒為自己活過兩個星期,隻和自己相處。”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距離現在至少有六七年的時間了。當時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人害怕獨處,因為獨處意味著一個人麵對所有,意味著悲歡喜樂無處傾訴,意味著可能會被人遺忘。為了避免獨處,就用忙碌、應酬、戀愛、玩樂填補空洞的心靈,用吞雲吐霧或酒醉微醺讓自己感到滿足,在特別的時刻因為憂傷投入某個人的懷抱,甚至會因為迷戀某個熟悉的畫麵讓自己沉醉在回憶中捱過痛苦的一天。最終,這種迷戀逐漸成癮,讓人深陷其中,寧願在一群人中孤單,也不願體味一個人的狂歡。

時隔幾年,經曆了一些東西,重新回頭去看這部電影,又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當下,不少大齡青年都麵臨著被催婚的處境,特別是過了而立之年的女性,為了躲個清淨甚至逢年過節都不願意回家,更不願意聽見親朋好友的“好心”質問。我時常覺得,“80後”這一代人,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婚姻戀愛方麵,經常會陷入糾結和撕扯中。原因就是,“80後”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傳統觀念,與他們現在看到的社會現實,接觸到的全新思潮,在很多地方上都是衝突的。

養育“80後”的那一代父母,生活的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女性在事業和人生上可選擇的餘地更是有限。對很多人來說,結婚生子如同是一項人生任務,到了某個年紀,周圍的人都開始步入婚姻,養育子女,自己也不能被“剩下”。找個人嫁了,生一個孩子,這輩子就算有了一個歸宿。他們畏懼輿論和流言,害怕自己活得跟別人不一樣。這原本是他們的生活觀,卻很順理成章地加在了子女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