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無疑是一個難纏的家夥,但既然這種情緒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說過:“人之所以會產生焦慮,是因為心裏有欲望,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失去,或有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如果人完全沒有期望、欲望和希望,不管發生什麽都漠不關心,那就不會產生焦慮,估計也就命不久矣了。”
作為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艾利斯客觀地闡述了一個事實:合理性的焦慮對人類而言是一種恩賜,它可以幫助人們獲得自己想要東西,避免擔心的事情發生。比如,考試之前會緊張、焦慮,這是因為內心期待能考出一個好成績,適度的焦慮會促使人去查漏補缺,做好充分的應試準備。從這個層麵來說,焦慮很像是一個安全衛士,時刻提醒我們,防禦所麵臨的危機,並主動尋找解決辦法。
然而,當焦慮超過了一定限度,如:過馬路時提心吊膽、四肢顫抖,眼睛左右張望,還是無法消除心底的恐懼;在家裏好端端地待著,忽然擔心會禍從天降;看到負麵的社會新聞,開始擔憂孩子在學校的安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立馬就想到了災難性的後果……這種不必要的焦慮如同脫韁的野馬,會嚴重幹擾正常的生活。
那麽,如何判斷我們的焦慮是合理的還是不必要的呢?
〇 合理性焦慮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所表述的焦慮都屬於合理的焦慮,也稱為現實性焦慮,即對現實的潛在威脅或挑戰的一種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與現實威脅的事實相適應,是個體在麵臨自己無法控製的事件或情景時的一般反應,其主要特點如下:
焦慮強度與現實的威脅程度相一致;
焦慮情緒會伴隨現實威脅的消失而消失,具有適應性意義;
有利於個體調動潛能和資源應對現實挑戰,逐漸達到應對挑戰所需的控製感,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直至現實的威脅得到控製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