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的完美主義者,大多在認知方麵都存在著一些偏差。在他們看來,隻有完美的人,才有資格被愛;隻有完美的東西,才能被周圍人接納;隻有站在金字塔尖上,才算是成功;一次失敗,就意味著人生黯淡無光;一點不足,就意味著全盤都得推倒重來。
張笑從孩童時代起,就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下。嚴苛的父母,沉悶的家庭氛圍,要求他必須在各個方麵都做到出色。沒有哪個孩子不渴望自由,張笑也一樣,他羨慕那些在院子裏玩耍的同齡人,也對埋頭苦讀深感厭倦。可是為了達到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他不得不忍著。
成年之後,張笑延續了這樣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他沒辦法接受任何不足,雖然自己已經是運動隊裏的骨幹,但父親依然沒有給予他認可,還是在不斷地對他提要求。
退役後,張笑開始進修學業,並獲得了法學碩士學位,在一家中等的律師事務所工作。可張笑內心深處,還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並為這種現狀感到焦慮不安,經常失眠。當周圍人問起原因時,他總是說:“如果不能做到最好,一切都是徒勞。”
很顯然,張笑的問題不在現實層麵,而在於思想與認知。認不清完美隻是一種理想中的狀態,就如同把夢幻帶到現實,最終隻會讓自己在求而不得中焦慮和失望。所以,消極的完美主義者需要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認知,重新審視完美。
〇 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
衡量一件事物是否“完美”,是需要特定的標準的,而每個人心裏的標準是不同的。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凡事皆有對立麵,你覺得完美的事物別人未必覺得。所以說,這個世界不存在著絕對的完美,一切都是對比產生的,比如貧窮與富有、疾病與健康、完美與缺憾,對立的事物相依而生,不存在單一存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