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當我們焦慮時可以做什麽

02 認清自己為什麽總是焦慮

字體:16+-

人人都可能會遭受焦慮的侵襲,但鮮少有人能夠明確地指出,焦慮情緒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麽在同樣的境遇下,有的人會手忙腳亂,焦躁不安,不知如何處理;有的人卻可以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從容地麵對?

要回答這個問題,三言兩語很難解釋清楚。焦慮的成因比較複雜,專家分析焦慮是由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精神因素和性格特征等多重因素影響產生的。在此,我們著重談談精神與性格方麵的影響因素:

〇 過分追求完美——“我擔心無法做到最好”

美姝是一家公司企劃部職員,對工作兢兢業業,做事認真,但效率卻令人頭疼。領導交代的任務,她總是無法按時完成,一旦發現某個環節存在瑕疵,她就會全盤推翻、重新來過。每個月的員工考核,美姝都難以達標,為此她自己也很痛苦。

完美不過是一種理想境界,可以無限接近,卻不可能達到。如果非要執著地追求完美,那就是無謂的固執。固執帶來的結果很明顯,怎麽做都達不到完美,內心卻還糾結於此,必然會產生抱怨,最後弄得得不償失。

〇 不切實際的期望——“我想要的東西難以得到”

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在其著作《控製焦慮》中指出:不切實際的期望,是造成不必要的焦慮感的原因。比如,有些人迫切地想要買一棟房子,可自身的賺錢能力有限,即使非常努力,也無力撐起這份期望,於是就陷入了焦慮中。

〇 必須強迫症——“我必須……”

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過一個“必須強迫症”的概念,他認為有三種必須的信念,是導致很多人陷入焦慮的原因。

針對自我的必須信念:我必須成功,我必須得到他人的認可,我必須要比周圍的人強。這種必須信念,很容易導致自我焦慮,個體會擔憂自己不夠優秀,擔心遭遇失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