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愛德華·哈洛威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心多用就像是打網球時用了三個球,你以為能麵麵俱到,以為自己的效率很高,可以同時做兩件或者多件事情,實際上不過是你的意識在兩個任務之間快速切換,而每一次切換都會浪費一點時間、損失一些效率。”
在私企做秘書的Coco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每天事情太多了,要打印文件,要去銀行繳費,要給客戶回郵件……有時,我都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
同樣是做文秘工作的Tina,就職的集團比Coco所在的公司規模大很多,工作量自然不用說,可她卻不覺得日子難熬,經常能去新餐廳嚐鮮,能跟朋友郊遊,還有時間寫網絡小說。
Coco和Tina之間的差別,不完全是心態上的問題,更主要的原因是工作方法。如果毫無頭緒、雜亂無章,即便隻有幾項事務,也會被折騰得暈頭轉向。
你在工作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曆:原本正在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突然電話鈴響了,同事找你幫忙,上司又安排了新任務……迫不得已,隻能中斷手裏正在進行的工作。來回折騰幾個回合,最後可能一件事情也沒完成,剛剛理清的思路也變得混亂了。
思考最大的敵人就是混亂,神經學家發現:人的大腦通過語言通道、視覺通道、聽覺通道、嗅覺通道等來處理不同的信息。每一種通道,每次隻能處理一定量的信息,超過了這個限度,大腦的反應能力就會下降,非常容易出錯。
本來,你專心致誌地背一天單詞,可以記住50個,但你非要戴上耳機,聽著廣播,那麽你的注意力偶爾就會被廣播分散,影響你背單詞的效率。一天下來,你可能就隻記住了25個,剩下的25個,自然又得拖到明天去做。所以說,太多的信息會阻礙正常的思考,就像電腦的內存塞滿了處理命令,會導致運行緩慢或死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