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拖延到自律:用福格模型戰勝拖延症

沒有deadline的目標,很難不拖延

字體:16+-

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柯爾律治,文學造詣很深,依照他的天賦和才能,本可以取得更高的文學成就,無奈他是一個拖延症患者,最終與殊榮擦身而過。

柯爾律治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和出版商談成合作後,有時會因為追求好的靈感和思路,浪費大量的時間;有時又覺得素材和資料不合適,反複斟酌。通常,一個作品需要經曆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極少的部分。他的著名作品《忽必烈汗》《克裏斯特貝爾》最終都以殘篇(未完成)的形式發表,從這位詩人動筆到作品發布,時間間隔竟然長達二十年之久。

作家莫莉·雷菲布勒在《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鴉片的束縛》(Samuel Taylor Coleridge:A Bondage of Opium)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他的存在變成一長串延綿不斷的借口、拖延、謊言、人情債、墮落和失敗的經曆……”柯爾律治就處在這樣的狀態中,他的問題就在於,從來沒有給自己的作品設定一個明確的deadline。

所謂deadline,就是截止日期。目標管理中有一個“**ART”原則,即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有相關性的、有時限的。任何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一個限定期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eadline。如果不製定期限的話,心中就沒有deadline越來越近的緊迫感,目標很可能會一直被停放在遠處,而自己卻拖拖拉拉不肯行動,並擺出一係列的理由:“反正時間還多呢”“時機還不太成熟”“我還需要再考慮一些東西”……這一思考,可能就到了很久以後。

某教育專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小學生讀一篇課文,不規定時間,結果全班同學用了8分鍾才完成。後來,他給同學們設定了時間限製,規定他們在5分鍾內完成,結果同學們不到5分鍾就全部讀完了。這個試驗反映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對於不需要馬上完成的事情,我們總是習慣於到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才去努力完成,因此也被稱為“最後通牒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