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拖延是因為沒有及時得到回報,或是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任務剛完成了一半,就想去看比賽、玩遊戲,可心裏又知道,現在是工作時間,事情還沒有做完,不能停下來滿足娛樂的欲望。這時拖延就會產生,它的出現是為了滿足當下這一刻的放鬆需求。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及時給予自己獎勵,激活動力。這種辦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它是心理學家斯金納用8隻鴿子進行實驗後,最終得出的結論。
實驗之初,斯金納隻給鴿子喂很少的食物,讓鴿子處於一種饑餓的狀態中,以增強它們覓食的動機,讓實驗效果更明顯。隨後,他把鴿子放進了專門設計的箱子中。這個箱子裏有食物分發器,設定每隔15秒就會自動放出食物。因此,不管鴿子在做什麽,每隔15秒就能得到一份食物,這是對它們之前行為的一種強化。
接下來,斯金納讓每隻鴿子每天都在試驗箱裏待幾分鍾,對其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做任何限製,隻是觀察和記錄它們的行為表現,特別是在兩次食物放出期間的行為表現。結果,一段時間後,鴿子在食物發出之前的時間裏,做出了一些奇怪的誤導行為:有的在箱子裏逆時針轉圈,有的反複將頭撞向箱子上方的一個角落,還有的頭部前伸、身體大幅度搖擺。
斯金納認為,鴿子的這些行為是強化的結果。在鴿子的理解中,是因為它們做出了這樣的行為,才有了之後的獎勵——食物。為了再次得到食物,它們就更加努力地表演。為了證實這種假設,斯金納後來停止向箱子裏投放食物。起初,鴿子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表演,但漸漸地,它們發現無論怎麽表演都不會有食物時,就停止了那些動作。
斯金納認為,人或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做出一定的行為。這種行為的後果對其有激勵作用,這種行為就會被強化,在以後的時間裏反複出現。如果這種行為的後果為其帶來了損失,這一行為可能會減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