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誰動了我的奶酪》中有一段話意味深長:“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們追尋它,想要得到它,因為我們相信,它會帶給我們幸福和快樂。而一旦我們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會對它產生依賴心理,甚至成為它的附庸;這時如果我們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們將會因此而受到極大的傷害。”
從心理學角度詮釋,文中的“奶酪”可以理解為“舒適區”。所謂舒適區,是指活動與行為符合人們的常規模式,能最大限度減少壓力和風險的行為空間。從人的自身感受來說,處於“舒適區”能夠讓我們處於心理安全的狀態,能夠降低內心焦慮,釋放工作壓力,且更容易獲得尋常的幸福感。
在這個舒適區裏,我們不會有強烈的改變欲望,更不會主動付出太多的努力,一切行為都隻是為了保持舒適的感覺。久而久之,意誌就會退化枯萎,變得懶散懈怠。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要求我們必須離開“舒適區”,到“焦慮區”去接受新挑戰、處理新事物時,拖延往往就會湧現。
有些研究生經常會推遲論文答辯的時間,因為他們不想放棄對大學的依賴,不想離開自己的導師。在他們看來,研究生院是能夠獲得指導的最後一站,他們很需要這種指導,否則不知道該如何在一個成人的世界裏立足。
有些職場人在換工作時也會猶豫,盡管知道自己在目前的企業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卻因為貪戀熟悉的環境和人群,遲遲不肯作出決策。這讓他們錯過了不少實現自我的機會,但一想到要去麵對全新的一切,內心就感到無比不適。
上述兩種拖延的情況,隻是表現形式不同,但其本質是一樣的,即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停留在熟悉的心理舒適區內,哪怕知道它已經不再適用,甚至給自己造成了麻煩,也抗拒做出改變。因為這樣多少能讓自己感到安全和舒適,哪怕一切隻是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