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令瞻來回龍寺見得一,是為了解讖。
“你曾贈我兩句讖言,‘烈火烹錦萬千相,鴻飛雪落兩茫茫’。”
祁令瞻與得一對案而坐,緩緩轉著手邊的建盞,說道:“如今舍妹仙逝,如鴻往西天,空餘指爪在泥途令人茫然,是應了後一句,卻不知前句又作何解?”
得一道:“讖由心生,世子不妨先自解。”
祁令瞻轉頭望向窗外,說道:“依我看,前一句隱喻的應當是照微。”
照微沒有打擾他們,正抓了一把秕穀在庭中喂鴿子,日光灑在她臉上,像剔透無塵的玉人。
“她眼下所求之事,正如錦帛投身烈火。烈火烹錦一時絢爛,轉瞬則文質俱滅,能有什麽好下場……我不忍見她如此。”
得一說:“世子有不忍人之心,此為大善,但解讖不妨觀照自身。”
祁令瞻道:“我無所求,亦不懼生死,但我的家人……”
“為他人求也是有所求,有所求則金鍾罩目,靈根不明。”得一將一盞清水推至祁令瞻麵前,水麵微晃,泛著日光入室的粼粼金光。他問祁令瞻:“世子何以篤定照微是錦帛,而非烹錦之烈火?”
此言令祁令瞻微微一怔。
庭院裏,照微失了耐心,將手中秕穀揚向半空,滿地鴿子撲棱棱繞她飛舞,翅羽刮過時撩起她的素裳,而她從容立於其間,神色不改。
錦帛嬌貴質軟,確非照微之性,可說她是烈火……
祁令瞻同樣想不通,“她是烈火,誰為錦帛?”
得一不答,指著牆上兩幅山水圖給他看,一為四麵高崖,巉岩環繞,另一為蒼山遠景,晨光遍照。
祁令瞻說:“左幅不知所處,右幅倒能認得,應當是回龍山,左上角露出的飛簷,是回龍寺中舍利塔琉璃頂。”
得一笑道:“左幅也是回龍山。閣下識其二而不識其一、知其遠而不知其近,隻緣身在此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