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蔣濟找到諸葛亮,提出為霍氏遷改封國,諸葛亮態度上有所遲疑。
這個遲疑不是諸葛亮不願,而是憂思南漢日後的政治局勢是否真會惡化。
畢竟霍氏放棄肥沃富庶之地,轉遷未開化的樂浪郡。其之用意不難理解,無非是難料南漢未來的政治走向,故而避走東北,以求保留封國。
理解歸理解,但樂浪為蠻荒之所,如果諸葛亮準許霍氏遠遷封國,恐會落人口舌。
為了照顧霍氏,諸葛亮提出為霍氏改遷到長沙郡或是犍為郡。但蔣濟堅持以遵循霍峻遺令,為國鎮守東疆,希望為霍氏改遷至東北。
見蔣濟堅持不變,諸葛亮則登門拜會步練師,看步練師之意如何。
步練師雖有意留在中原,但也明白夫君霍峻的用意。中原雖好,但或許僅能保全數代富貴;如遠走他鄉,子孫富貴或能延續數百年。
在麵對諸葛亮的勸說,步練師的態度與蔣濟保持一致,依舊希望將封國改遷到樂浪郡。
見步練師與蔣濟態度一致,作為霍氏政治夥伴的諸葛亮也不願阻止。
臨走前,諸葛亮示意由步練師代霍氏上表,他將會壓下朝中異議。
建興十四年,春。
步練師上表改封樂浪,以了卻楚武成王遺願。
朝堂眾臣頗有異議,畢竟內外封藩待遇不同,不能統一對待。
如以邊郡為藩國,封國內需要擁有軍隊,否則封國將難以維係他的統治。
如以內郡為藩國,武力由大漢提供,封國不準擁有軍隊。受封者僅能享受食邑,以及在封國中享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今霍氏改封至樂浪郡,大漢準許其擁有軍隊,且又享有優渥的政治待遇。假以時日,樂浪郡恐會被霍氏所控製。
針對朝堂眾臣的異議,蔣濟以兩漢為例子,因朝鮮半島離中樞遙遠,郡縣容易被三韓蠻夷占據,今之疆域多有不及兩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