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向劉禪舉薦後繼人,並言朝綱初定時歸隱,實際上諸葛亮早已為他離任之後的政治格局做規劃。
蔣琬、顧雍、司馬芝三人,諸葛亮更看好蔣琬、顧雍二人,故而在舉薦時,強調蔣、顧二人有國相之才,並提前在尚書台裏樹立起蔣、顧二人並尊的格局。
至於為何不看好司馬芝,並非其與霍峻瓜葛太深,而是司馬芝年紀太大,比諸葛亮還大些歲數。總不能在諸葛亮離任之後,換上一個更年老的執政者。
在顧、蔣二人之後,諸葛亮舉薦費禕、杜恕、滕胤三人,則是出於各種原因,有三人才能,亦有平衡政治格局的考慮。
南漢國中,江荊、徐揚籍貫的文武占大多數,為了穩固基本盤,自然需要有當地籍貫的執政者上台,或是說與當地糾葛深厚的執政者上位。
費禕作為江夏郡人,其身份無需過多細述。其之所以入諸葛亮眼裏,則因費禕在出任轉運使期間,表現出出眾的才能,完成了霍峻設計的方案,並為長安供給了一批又一批的錢糧。
滕胤雖為北海人,但他卻生長在揚州,父親滕胄、伯父滕耽二人在南漢時期,因才能出眾,各有出任要職,僅可惜中年而喪。
得益父輩打下基礎,加上滕胤個人外貌出眾,才學出眾,被諸葛亮早早看重,先是被舉為孝廉,而後入尚書台為官,繼而出任太守。
在任期間,滕胤善斷難案,務盡情理,深得百姓愛戴。且滕胤雖在地方,卻未敢忘朝野,常上疏至中央,向諸葛亮反饋地方民情。
之後滕胤因相貌出眾,被霍峻二女兒霍汶看上,在幾經波折下,步練師看重滕胤無父無母,最終將霍汶許配與滕胤。
在成婚後不久,得到霍氏政治資源扶持的滕胤迅速起飛,齊州刺史徐盛因病上疏請退,在得到多方大佬舉薦下,滕胤從中郡太守躍遷為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