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39年《奧貝爾托》演出以來,威爾第幾乎是每年寫一部劇,總共寫了五部劇,最後三部大獲成功。各方人士紛紛親自前來或以信件方式,請求演出他的舊劇,或是譜寫新劇。
除了戲劇界的人士而外,米蘭的社會開始接納威爾第。貴婦人下帖邀請他,或者約他一塊乘馬車到鄉下去兜風。他都一概婉拒了。由於事務繁忙,他需要一位秘書。巴雷吉幫他介紹了一個叫埃瑪努勒·穆齊歐的青年。
穆齊歐比威爾第小八歲,是布塞托附近村莊裏一個窮修補匠之子。他也曾在愛樂待過,在巴雷吉協助下來米蘭的音樂學院進修。威爾第自威尼斯返米蘭後不久,他也到了米蘭。
5月30日,《歐那尼》在威尼斯首演後,穆齊歐寫信向巴雷吉報捷,說塔斯肯尼女大公派了政務大臣來向威爾第表示慶賀,事後,威爾第卻氣憤地說,他們說的簡直是一堆廢話。
在眾多生意人裏,裏科爾迪最後獲得了《歐那尼》的版權。羅馬的阿根廷納劇院與威爾第訂下合同,譜寫新劇。這出新劇要在秋季公演。威爾第這次選的拜倫的劇本《福斯卡裏父子》是部曆史通俗劇,說的是15世紀時威尼斯的政治陰謀。
威爾第立刻開始工作,他要皮亞韋塑造出強烈有力的角色,同時他還要加上一首威尼斯船歌。皮亞韋做事一向兢兢業業,作曲進行非常順利,隻是威爾第不久後卻病倒了,頭疼和胃痛使他在**躺了好些天。穆齊歐幫他跑進跑出,盡量阻擋訪客,並把一切都報告給巴雷吉。
威爾第認為鄉下的空氣也許對自己有益,便返回布塞托,和巴雷吉住了幾個星期,接著又返回米蘭。威爾第的身體一向很好,晚年尤佳。但在他成功的初期卻常生病,他的毛病多半是頭痛、胃痛、惡心與喉嚨劇痛。這些症狀幾乎全在他譜寫新歌劇時發作。合理的解釋似乎是,創作時的激動也引起了生理上的劇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