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燕山夜話

三分詩七分讀

字體:16+-

一首詩的好壞能不能評出分數來呢?許多人問過這個問題,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然而,這個問題是可以解答的,也應該加以解答。

以前蘇東坡曾經解答過這個問題。據宋代周密的《齊東野語》載稱:

“昔有以詩投東坡者,朗誦之,而請曰:此詩有分數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詩七分讀耳。”

這幾句對話很有意思。看來那個人寫的詩很不好,所以要靠朗誦的聲調,去影響別人的視聽,掩蓋詩句本身的缺陷。蘇東坡卻以幽默的含蓄的評語,當麵揭了他的底子。

我們現在談這個問題,應該從蘇東坡的評語中得到什麽啟發呢?我覺得蘇東坡的這個評語,似乎仍然適用於現在的某些詩詞作品。

先說新詩吧。我們不是常常見到有一些新詩,幾乎全憑朗誦的聲調以取勝嗎?那些詩本身有的內容十分貧乏,沒有什麽感情,詩的意境非常淺薄,字句也未經過錘煉有的簡直是把本來就不大好的散文,一句一句地拆開來寫,排列成新詩的形式,讀起來實在乏味。可是,你如果拿著這樣的詩,去請一位高明的演員或播音員,把它朗誦一遍,最好再帶上一些表情,那就很可能還會博得一部分聽眾的掌聲。可惜現在沒有蘇東坡對這種現象當麵給以批評。

這裏必須說明,我近年來還是讀到了許多好的新詩,象上邊說的很不好的新詩當然不占重要地位。而且,蘇東坡的評語本來是針對著中國的舊體詩來說的,他無法預見我們的詩是什麽樣子,所以,我也還應該更多地從舊體詩詞方麵來觀察這個問題。

那末,我們現在的舊體詩詞水平如何呢?除了幾位領導同誌的作品以外,一般說來情況也很不妙。最突出的現象是有些人的舊體詩詞往往不合格律。這就很成問題。而且,詩意也往往是很淺薄的。這就越發成問題了。按照蘇東坡的評語,如果沒有什麽詩意,就連三分詩也不象了;再加上不合格律,當然很難讀上口,那就連七分讀都不可能了。這正如宋代的黃庭堅讀王觀複的詩,讀不順口,歎氣說:“詩生硬,不諧律呂,此病自是讀書未精博耳。”由此可見舊詩詞是很講究格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