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燕山夜話

從紅模字寫起

字體:16+-

對於一部分老師選定一種字帖,給初學寫字的學生臨摹,我曾表示了不同的意見。有一位研究書法的老朋友大不以為然,他認為必須選定一種字帖,不能沒有字帖,並且批評我太主觀。

我承認有些意見免不了帶著主觀成分,如果事實證明那些意見有錯誤,我一定要改正。但是,說起書法藝術,這不同於小學生練習寫字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見,應該平心靜氣地擺事實、講道理。最後能一致起來當然很好;既便還不一致,彼此保留個人的意見,又有何不可呢?

在談論顏真卿書法的時候,我在前次《夜話》中已經說明了,我決不否認他的書法仍有可觀之處,更沒有低估他在當時政治上的作用。老實說,我自己早年也臨寫過顏帖;個人對顏魯公書法的端正、渾厚和剛勁也很佩服。但是,我卻認為不必硬要孩子們去臨摹魯公的字帖,正如不必臨摹其他字帖一樣。我的老朋友卻一口咬定顏體楷體最講規矩,初學非臨摹它不可。這個意見難道就沒有一點主觀片麵的成分嗎?

其實,我的意見有兩層。頭一層意思是說,我們不要選定一種字帖,教初學的學生死抱住它,照樣臨摹,因為很難找到各方麵都很完美的字帖。無論顏帖、柳帖、歐帖、趙帖等等,如果死學一種總不是好辦法。又一層意思是說,學會了基本的筆法,多練習普通的大小楷,等到能夠運用自如的時候,自己選一種喜歡的字帖,同時多看各種法帖和墨跡,融會貫能,就能寫一手好字。把這兩層意思合起來看,我覺得並沒有什麽原則錯誤。

宋代陳師道的《後山談叢》記載了一段事實,他說:“世傳張長史學吳畫不成而為草;顏魯公學張草不成而為正。世豈知其然哉?”這就是說,唐代草書大家張旭,本來要學吳道子的畫,因為學不來,所以變成寫草字;而顏真卿本來是要學張旭的草書,也因為沒有學成,結果變成寫楷字。可見照著一種字體去臨摹,並不一定能學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