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清靜無為的黃老政治,持續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間雖有幾次轉變的機會,也都被統治者予以否決。及“孝文即位,有司議欲定禮儀,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何謂耳,故罷去之”。[1]
黃老學說出現的另一個原因,如果從漢初統治階層的構成來分析,顯然在於以“布衣將相”為主要成分的漢初統治者,麵對新王朝出現的一係列棘手問題束手無策,而不得不采取的權宜之計。在西漢之前,秦王朝雖然建立了統一大帝國,但如何統治這一大帝國,秦王朝並沒有來得及製定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方略,便由於其他原因而被推翻。在一定意義上說,西漢帝國的建立,仍然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劉邦等一代豪傑能夠打下天下,但對如何駕馭天下,實在說來並沒有一部明晰的藍圖。
漢初相繼的幾位統治者及其統治集團,實際上是樂於守成,進取不足。這自然受客觀曆史條件的製約,同時,也與他們自身的素質密切相關。在當時相當長一個時期,西漢中央政府和各級政權的把持者,大都是那些雖有戰功,但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欠佳的“布衣將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恃功自傲,視知識如糞土,“介胄武夫,莫以為意”,[2]本能地討厭知識和知識分子,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知識財富、智慧財產不屑一顧的蔑視態度。劉邦西入鹹陽,諸將皆爭金帛財物,惟蕭何獨先入收丞相府圖籍文書,以此得俱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聰明如蕭何者,所關心的也僅是最實際的物質問題,他人遑論!因此,用劉邦的話說:“乃公馬上得之,安事《詩》、《書》!”[3]知識分子及智慧財產,在劉邦眼裏的地位由此可知。
適宜的社會條件將黃老學說捧上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寶座,反過來,這種意識形態又極為深刻地影響和刺激社會生活。在漢初的幾十年裏,西漢政權的各級官吏幾乎都以學黃老之學為榮而相互標榜,這種現象一方麵反映了他們麵對新的社會條件的無能,另一方麵勢必助長不思進取、懶漢無為的社會風氣,勢必帶來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等方麵的混亂與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