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麵的分析,假如我們剔除董仲舒政治思想的神學外衣,我們感到他在現實生活的思考中也很重視人民的作用。他雖然說過,“民者,冥也”。表現出對民眾的蔑視,但由於人民的力量確實使社會發生經常的變動,因而,他又著力發揮《春秋》“敬賢重民”的主張,認為“害民之小者,惡之小也;害民之大者,惡之大也”。可以說,董仲舒的思想傾向基本上具有古老的東方特色的人本主義或者稱之為神學人本主義。
董仲舒的人本主義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麵:
(1)人為萬物之本,君者,民之所往
董仲舒指出:“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1]將人的地位提到與天地並列的宇宙中三大之一。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機物、無機物,數不勝數,舉不勝舉。但“人受命於天,固超然異於群生”。[2]“人下長萬物,上參天地,故其治亂之故,動靜順逆之氣,乃損益陰陽,化而動搖四海之內”,“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3]
當然,董仲舒的上述言論難免有抽象談人的嫌疑。因為人向來以群而分,有統治之人,有被統治之人,前者為人,後者為民。此乃古代中國學者的一般見解。那麽,董仲舒是怎樣看待民的呢?
董仲舒關於民的意見,主要體現在他關於君主與民眾的相互依存關係的論述中,董仲舒指出:“王者,民之所往;君者,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萬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無敵於天下。”[4]就是說所謂王者,所謂君者,隻不過是人群之首,他的意誌隻能來自他所得以被推舉為君的民眾,因而,他應該代表民眾的願望,不能失信於民,否則,“民之不往,則何以為王;民之不群,何以為君!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5]“不愛民之漸,乃至於死亡。”[6]這可以說是對荀子君民舟水之喻最好的神學闡述,更是中國傳統社會專製主義製度下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