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主抗日,統帥後勤
中日交戰
晚清以來,隨著軍事力量的不斷壯大,日本再度滋生了侵吞朝鮮和中國的野心。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出兵台灣,這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但日軍最終被台灣軍民打退。
光緒六年(1880年),日本利用中法戰爭和朝鮮宮廷政變之際,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取得了對朝鮮保護的權力。從此,朝鮮成了日本的半殖民地。
光緒十三年(1887年),日本製定了《征討清國策》,計劃用武力攻取中國沿海地區,並將其劃歸日本版圖,然後進一步肢解中國,達到控製全中國的目的。
在這一計劃的指導下,日本開始了瘋狂的軍事擴張。截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日本已經擁有6萬常備軍和23萬預備軍的海軍艦隊。
光緒二十年(1894年)春,朝鮮南部爆發了大規模的東南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出兵鎮壓,日本認為這是一個侵略朝鮮、意圖中國,繼而吞並整個亞洲的絕好機會,於是同清軍一道進軍朝鮮,占領漢城。起義軍被鎮壓之後,清軍向日本提出撤軍,可日本非但不撤軍,還將軍力增加到萬餘人,並強迫清軍留在朝鮮,共同改革朝鮮內政。
日軍此舉就是要激起中日兩國的矛盾,然後燃起戰火,大戰一觸即發。
張之洞的憂慮
遠在湖北的張之洞,一直密切關注著朝鮮局勢的變化。五月二十二日,他接到了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發來的一封電報:日本已調重兵至朝鮮,有消息稱,他們吃掉朝鮮後將從海上入長江登陸作戰。不過這是謠傳,你提高警惕就行了。
這雖是一個謠傳,張之洞卻深感大事不妙,他已經捕捉到了日本的戰略意圖,於是立即行動起來。首先,他把自己對戰局的分析和應對的策略上奏朝廷,並力主抗戰。同時,他又在長江流域積極備防,並電告台灣巡撫邵友濂(1841—1901年,浙江餘姚人)和布政使唐景崧加強戰備,以防不測。接著,他聯係在天津的盛宣懷,詢問有關情況,盛宣懷回複他:“皇帝主戰,已安排翁同龢、李鴻章商議戰事,朝野上下尚且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