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我們曾經談到,情緒化進食是進食行為的異常表現。而進食行為的異常可能會誘發嚴重的精神心理後果,即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圖5-1)是精神障礙的一類,包括損害個體進食模式和營養吸收的慢性進食問題,主要有3種: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和暴食障礙。
神經性厭食的核心症狀是對體重增加的強烈恐懼和體象障礙。體象障礙是對自身形體狀況的歪曲認知,神經性厭食的患者會執拗地認為自己是胖人,即使瘦骨嶙峋,看到鏡子裏的自己仍然是個大肥胖人士。為此,患者會采取各種方式瘦身,包括限製食物的攝入、過度運動,或者進食後催吐,使用瀉藥或者減肥藥物等。神經性厭食會出現體重的不正常下降,營養不良,極度消瘦,嚴重的甚至出現髒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圖5-1 進食障礙
神經性貪食和暴食障礙的患者都會出現反複發作的暴飲暴食,在3個月之內平均每周至少發作1次。當暴食發作的時候,他們會在短時間內(例如2小時)消耗數量驚人的食物,可能是幾千卡路裏的高糖、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食品,這是普通人不能企及的食量。而且他們的進食速度非常快,通常是狼吞虎咽,因為暴食一旦開始,就會伴隨著明顯的失控感,難以克製。
暴食的感受是痛苦的。首先,開始暴食的時候個體不一定是處於饑餓狀態;其次,進食速度很快,根本來不及品嚐美味;再次,進食過程中缺乏飽腹感,所以會一直吃到撐;最後,吃相不好看,會感到尷尬而躲著旁人單獨進食;還有進食之後感到厭惡自己、懊悔、抑鬱或非常內疚。
神經性貪食的患者極其擔心自己的體重或體形,因此在暴食後會采取不健康的清除行為,例如催吐、經常節食、服用瀉藥、高強度的鍛煉等,從而陷入暴食—罪惡感—不健康的補償行為的惡性循環,他們的體重可能會增加,也可能會偏低或保持不變,但不會達到厭食症患者的低體重水平。暴食障礙的患者與神經性貪食的不同在於暴食發生後沒有代償性的清除行為,因此體重會增加,導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