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
1898年,德國的考古學家在非洲索馬裏的摩加迪沙挖掘到一些古銅錢。從錢幣的文字看,這些古錢顯然來自遙遠的中國宋朝。這不是第一次從非洲東部出土宋錢,早在1888年,英國人已在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發現了宋代銅錢。當然,這也不是最後一次在非洲發現宋錢。1916年,馬菲亞島也出土了3枚宋錢;1945年,桑給巴爾島又挖出了大批古錢幣。在現存的176枚錢幣中,屬於北宋的有108枚,南宋的有56枚;坦桑尼亞的基爾瓦港口與肯尼亞境內的哥迪遺址,也先後發現了“熙寧通寶”“政和通寶”“慶元通寶”等宋朝銅錢。
人們忍不住好奇:宋朝與東非遠隔重洋,相距萬裏之遙,文明差異恍若隔世,這些宋朝銅錢為什麽會跑到非洲去?
其實宋朝跟非洲諸國已有接觸,宋人筆下的“弼琶羅”,即今之索馬裏的柏培拉,“層拔國”即今之桑給巴爾,“蜜徐籬”即今之埃及,“木蘭皮”即今之摩洛哥。成書於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的趙汝適的《諸番誌》,辟有“弼琶羅”“層拔國”等條目介紹其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層拔國”還數度派遣使團入貢宋朝。
《諸番誌》也記錄了一條從泉州到埃及的航線:“大食,在泉之西北;去泉州最遠,番舶艱於直達。自泉發船四十餘日,至藍裏(亞齊島)博易,住冬;次年再發,順風六十餘日,方至其國。本國所產,多運載與三佛齊(東南亞古國)貿易賈轉販以至中國。其國雄壯,其地廣袤。民俗侈麗,甲於諸番。天氣多寒,雪厚二三尺,故貴氈毯。國都號‘蜜徐籬’,據諸番衝要。”
從中國到非洲,宋朝的海商至少已掌握了四條航線。每年入冬時節,龐大的商船從廣州港或泉州港起航,航行四十餘日,到達南洋亞齊島,在這裏博易、住冬,次年再前往非洲。其四條航線大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