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葉公語孔子:帶團隊要兼顧製度與人性化

字體:16+-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葉公語孔子”中的“語”,做動詞使用,念第四聲“yù”,是告訴的意思。

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對話。葉公對孔子說:“我們這個地方有直躬者。”

關於直躬者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一個人直身而行,說明這個人很正直;另一種解釋,直躬者是一個直人,他的名字叫作“躬”。

我更傾向於“躬”不是一個人名,直躬者指的是正直做事情的人。

葉公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他同鄉之人的正直。那人父親偷了一頭羊——攘羊,就是把別人家的羊拉回家了——他站出來說:“我檢舉我父親偷羊了。”大義滅親,舉報了他的父親。

孔子說:“我們那裏正直的人,與你說的情況不一樣。他們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也就是說,假若父親把羊偷回家了,兒子不會去宣揚這件事;如果是孩子做了這樣的事,父親也會替孩子隱瞞下來。這當中,也有直的地方。

每個讀者都可以權衡到底哪個算直,什麽才是真正的直。

孔子重視倫常,認為人倫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為了表示自己正直,把自己的父親舉報了,這件事情違背常理。這樣的人可能內藏心機,有著自己的目的,才會做出這種有違倫常的事。

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首要看重的是人倫之長。《鄉土中國》裏,費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的狀態,中國人的人際關係不同於西方,西方孩子稱呼父親都是直接叫名字,因為大家在上帝麵前都是兄弟,是一種平等的狀態。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像在水裏扔一個石子而**開的漣漪一樣,一定是一層又一層,有近有遠,有親有疏。即便都是親兄弟,關係可能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聯姻的家族不同,當各自跟妻子聯姻以後,形成了新的家族,漣漪就朝新的方向**過去。這是中國人看待人際關係的一個基本思路。差序格局的這種概念,有親疏之分。沒有親疏之分就沒有等差,沒有等差就形不成社會的道德規範,這是孔子始終堅持的名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