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又何加焉:人生最高的追求是精神財富

字體:16+-

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仆”是指駕車;“庶”是指人口眾多;“富”是指財務,人均GDP上升了。孔子去衛國,冉有替他駕車。此時,孔子在車上,看兩邊的住房和百姓,覺得人口眾多。“庶矣哉”,是說衛國現在發展得不錯,人很多。

冉有問:“既然有這麽多的人,接下來我們能夠為這些人做點什麽呢?”

孔子說,人多了之後,就要藏富於民。通過減稅鼓勵大家幹活,讓老百姓有收入,變得有錢。我想孔子強調的不是經濟學,而是希望做到輕徭薄賦,讓老百姓擁有財富。

冉有接著問:“假如老百姓已經有錢了,那我們還能再做些什麽?”孔子說,可以教百姓禮樂,教化他們。“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這個意思。

孔子所說的規律是對的,國家的發展要一步一步來。比如我們國家,目前人均GDP已經超過一萬美元。在所有國家的統計數字上,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的時候,人們對文化產品的追求就立刻上升。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躍升,人們在教育、電影、旅遊、健康等方麵,會有大筆的支出。

曾經有人注解時,批有這樣一句話:“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一個人如果有錢,但蠻橫無理,不接受教育,就近於禽獸。孔子追求的是“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一個人貧窮的時候,最起碼可以做到開開心心、樂天知命;一個人有錢,就要有所追求。《管子》裏也講“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過去農業社會的一個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