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為什麽和“紫色”過不去呢?依照周禮,國君應該穿大紅色,紅色是正色。紫和朱接近,容易讓人誤解為紅色。就像鄉願和聖人,看起來很像,但本質不同。孔子不喜歡紫色,是因為“惡紫之奪朱也”。但據說齊桓公跟魯桓公都喜歡穿紫色服飾。
“惡鄭聲之亂雅樂”:孔子說“放鄭聲,遠佞人”,意思是要少聽鄭聲,要遠離那些品德不好的人。
音樂對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影響。美國曾經有過一個大案子,涉及的是死亡搖滾導致青少年自殺的問題。在死亡搖滾的背景聲中,有出現超出人耳聽力範疇的聲波頻率,那種暗示死亡的聲音。這種聲波藏身於音軌當中,雖然耳朵聽不到,但據心理學家分析,能影響人的潛意識,進而可能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孔子說別聽鄭樂,“鄭聲**”。“**”應該不是今天的意思,或許是鄭聲撩撥人心,抑或是鄭聲不遵行雅樂樂理。我們沒聽過,當然不知道鄭聲到底是怎樣的。在我的想象中,鄭聲可能類似於今天那種有衝擊力的音樂,“社會搖”的感覺,有別於美聲或者民族音樂。“惡鄭聲之亂雅樂”,孔子認為好好的音樂被鄭聲給破壞了。
“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就是特別能說。為什麽“遠佞人”?“佞人”便是巧言令色之人,強於口舌,疏於務實,輕則蠱惑人心,重可禍國殃民。比如有的書傾向不好,靠內容可以討好一些讀者,雖然暫時繁榮圖書行業,但這樣的書多了,實際上會毀壞全民閱讀的根基。
一些我不看好的書,居然被人奉為名著,我經常當眾提出來,為此得罪了很多人。有的時候,我會收到留言,說“樊老師,能不能講某某書”。我很尷尬,因為那書的內容被很多科學家證明是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