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知整合第七步:創造嶄新的行為模式
有位學員原先非常討厭自己的工作,在我幫他梳理過後,他才發現,這份工作其實是符合他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的,隻不過他因為過去的情緒扳機和局限性的信念體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情緒。之後他嚐試著改變自己的態度,一段時間後,他問我:“我早上起床時,時常有對現在這份工作的不確定和厭惡感。但白天工作起來,完成一些事情時,還是會有滿足感,覺得還不錯。這是怎麽回事?”
當我們重新製定自我的三觀和對於生活的定義之後,我們就需要相關的行為模式來鞏固它們。但是,就像上麵這位學員遇到的情況,他舊有的情緒會幹擾他新的行為模式。
我們在“把認知內化為能力的高手會做這樣的實踐”和全書眾多案例裏探討過如何改變你的慣性行為模式。在這裏再補充一個重塑情緒記憶的方法,通過整合情緒體和記憶體的特質來幫助大家鞏固新的行為模式。
心理學家南希·曼恩做過一個研究,選取三組實驗對象來對比不同的戒毒方法。(3)
第一組實驗對象用的是強製戒毒,也就是說,基於外部壓力幫助他們不接觸毒品。但是外部壓力的影響持續性不夠強,在這些吸毒者結束實驗以後,通常很多人沒過多久毒癮又犯了。這是因為外部的壓力一旦消失,內在又沒有建立起相對應的驅動力,人就會很容易屈服於固有的習慣。
第二組實驗對象是用非常強大的決心去戒毒。為了戒毒,他們願意竭盡全力,所以這些人戒毒的時間比第一組要長不少,差不多要超過兩年。但是,如果外在情況給予他們過大壓力時,他們就又會靠吸毒來逃避壓力。他們戒毒失敗,是因為沒有找到替代舊有習慣性模式的新模式。
第三組實驗對象找到了很好的替代毒品的模式。他們發現在家庭生活中、在工作中或在社會交往中有些行為給他們帶來的感覺會比吸毒的行為更好,所以其中絕大部分人從此再也沒有犯過毒癮,即便有少數人複吸,也維持了至少八年沒有複吸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