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立刻有人出來為貝克勒爾解惑。
龐加萊很可能是想錯了,磷光現象也許跟不可見光線毫無關係,很可能這一切都是由於鈾吧?要知道那些在黑暗中也能在底片上造成良好物像的鹽類,全都含有鈾哩。那不可見光線不會是由鈾而來的吧?
可是這樣解釋的時候,沙爾、涅文格羅夫斯基、特羅斯特等人的實驗,又怎樣解釋呢?還有,貝克勒爾本人在使用鈾化物以前,使用其他物質來做的實驗,又怎樣解釋呢?難道那些物質在發射磷光的時候,並沒產生不可見光線嗎?難道那些物質並沒有透過黑紙對底片起作用嗎?
要解開這個結,真是困難重重!
貝克勒爾丟開手上的鈾鹽,重新拾起了一個月以前開始研究時所使用的發光物質——硫化鋅和硫化鈣。
他同時把好幾張底片用黑紙包好,曬在日光中,並在每一張上隨便放塊磷光物質。曬過以後,一齊拿去顯影。
真該死!竟沒有一張底片上出現黑斑。不,連一個小小的黑點也找不到!
貝克勒爾連忙把這個實驗重做了一次,結果還是一樣——底片上一絲黑紋也沒有。
他改用強烈的人造光代替日光來照射磷光物質的晶體。他在晶體上空燃過明亮奪目的鎂光,又對晶體發出了光芒刺眼的電弧光,可都沒有用處。
為了使晶體能夠產生更強烈的磷光現象,貝克勒爾對一些晶體加了熱,又把另外一些放在加了鹽的冰塊裏。結果,那些晶體所發的光增強了,貝克勒爾已經很久沒見過這麽明亮的磷光現象了,可是對於底片,它們還是一點作用也沒有。
貝克勒爾想起特羅斯特院士曾說能發磷光的晶體完全可以代替那些容易破碎的克魯克斯管、電池組,就去征求他的意見,而這位可敬的同道也滿心樂意地答應幫忙。可是,真丟臉!現在連他那兒也找不到什麽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