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素的故事

又是一個悶葫蘆

字體:16+-

現在讓我們把那一連串引向鈾射線的發現的事件回憶一下。

倫琴用克魯克斯管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種不可見的X射線,這種射線是在那股穿過稀薄氣體的帶電微粒所擊中的那一部分克魯克斯管上產生的,而在那個部分又總能看見強大的磷光現象。

於是龐加萊提出了他的初步假設,認為不但克魯克斯管能產生X射線,每次有物質發射磷光時,都有X射線產生。

接著就有好幾位研究家忙不迭地進行實驗,紛紛證明任何一種磷光物質在放光的時候,果然都有X射線產生。

貝克勒爾在尋找發光最強的磷光物質時,想起了自己常用的鈾鹽。

結果查出在X射線與磷光現象中間,其實並沒有什麽關係,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種新射線——鈾射線。

當時有好幾位研究家犯了同樣的錯誤,為什麽會有這樣的事,現在當然很難確定。

也許,他們所用的底片碰巧都不是上等品。

也許,他們的顯影液碰巧都是劣等貨。

也許黑紙不很厚,裏麵的底片隻要經過強烈的日光一曬,就有點走光,其實這裏並沒有X射線的作用。

也許能發磷光的硫化物曬熱後就分解,分解的生成物二氧化硫是容易揮發的,它一透過紙上的小孔,就把底片弄壞了。

以上這些原因大概都曾起過作用。實驗如果做得不夠仔細,實驗者如果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那就一定會發生某種討厭的意外事件,使研究家不知不覺地走上錯路。

沙爾、涅文格羅夫斯基、特羅斯特,乃至貝克勒爾自己在最初一個階段,都是這樣搞出來的錯誤。後來貝克勒爾和特羅斯特把實驗做得更仔細了,就查出磷光物質如果不含鈾,便絲毫不能對底片起作用。

但這個錯誤卻意外地對科學很有好處。正是由於這個錯誤,貝克勒爾才發現了“鈾射線”,而這一發現,後來又引出了另一尤其驚人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