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則天

二、改立太子

字體:16+-

穩定後宮以後,武則天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重新立太子。永徽三年(652年),武則天專寵的態勢剛剛明顯的時候,王皇後在舅舅柳奭的幫助之下,敦促高宗立了一個普通宮女所生的李忠為太子。李忠生於貞觀十七年(643年),是高宗李治的長子。他的生母出身很低,所以王皇後收他做了養子,希望靠他來穩定自己的位置。到永徽六年(655年),李忠已經十四歲了。十四歲的孩子已經明白好多事情,更何況生在帝王家,比一般孩子在政治方麵更加早熟。看到養母王皇後被廢,隨後又慘死,李忠感到很惶恐。怎麽辦呢?他主動上疏,要求辭職,反正這個太子也當不下去了。辭職書交到唐高宗這兒,唐高宗是怎麽處理的呢?他覺得這事兒不能那麽急,他還得等更多的人表態呢。

唐高宗在等,武則天在幹什麽呢?此時武則天和她的支持者們也沒消停,他們上躥下跳,忙得不亦樂乎。永徽六年(655年)十一月三日,武則天剛剛被立為皇後的第三天,她就授意心腹禮部尚書許敬宗上疏,請求皇帝改立太子。許敬宗說,永徽初年的時候,國本還沒有生出來呢,現在的皇後還沒有生兒子,怎麽辦呢?當時“權引彗星,越升明兩”,就是暫且拉過一個彗星來,把它放在太陽那個位置,讓它權且照照亮。可是現在,皇後已經生下了自己的兒子,這個李忠,他怎麽還能以彗星的身份來代替太陽呢?這個事情不妥當,因此皇太子得換人,應該立皇後武則天的兒子做太子。許敬宗闡述了這番理由之後,還煞有介事地說:我知道父子之際,人所難言,我這樣涉嫌挑撥你們父子的關係,話說得不好,皇上可能降罪於我,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團結,我萬死不辭,所以就上了這麽一篇奏疏。

平心而論,許敬宗的這個上奏是符合中國傳統社會立皇太子的規範的,就是立嫡長子,皇後的第一個兒子當太子。當然,他犯不著假激動,說自己是冒死上奏,因為他明明知道唐高宗正等著有人說這個話呢,他很安全。唐高宗接到奏疏之後,馬上召見許敬宗商議此事。許敬宗見到皇帝後,又說出一個理由:“皇太子,國之本也,本猶未正,萬國無所係心。且在東宮者,所出本微,今知國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竊位而懷自疑,恐非宗廟之福,願陛下熟計之。”意思是說現在這個太子出身微賤,心裏必然非常不安,一個皇太子心裏不安,對國家可是一件禍事啊。這是什麽意思?暗示李忠可能會犯上作亂。這樣一來,改立太子既有理論依據,又有現實政治的考慮,顯然是一個正當要求。唐高宗聽了這番議論之後覺得很欣慰,他正等著有大臣帶頭上疏呢。所以,他說,阿忠已經上表請求讓位了。許敬宗說,這說明皇太子人格很高尚,我們應該成全他這番雅誌,您就順了他的意思吧。於是,就在當天,唐高宗廢掉太子李忠,改封他為梁王,讓他擔任梁州都督,即刻離開京城,前去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