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陪孩子學好小學英語:適合中國小學生的親子學習法

聽什麽最有效

字體:16+-

聽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句子,這些句子聽了多遍之後,很快就會讓人忍不住脫口而出了,語言“沉默期”可能會因此而被大大地縮短,因為孩子們可以把所聽的內容,原封不動地搬到生活中來用,不需要對語言材料進行任何形式的加工和重新組合。

“聽力”在獲得語言能力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很顯然的。那麽,聽什麽語言材料才最有效呢?

我在陪林克學英語的三年時間中總結出:要讓聽力的效果最大化,在選擇聽力材料時,要注意三個方麵——聽力材料的可理解性、關聯性和趣味性。

首先說一說可理解性。聽力和閱讀一樣,是語言信息的輸入,輸入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進行語言的輸出——“說”和“寫”。要使輸入的信息有效,輸入的聽力材料必須是可理解的,不可理解的輸入隻是一種噪聲,對培養語感沒有意義。當然,這裏的理解並不是指能夠聽懂每一個句子,甚至每一個單詞,而是指對聽力材料整體內容的理解。這種理解不一定是100%的理解,但至少應該達到對50%以上內容的理解。

也有人認為,是否聽懂並不重要,關鍵是孩子們在聽英語,在接受一種新的聲音係統刺激,這才是關鍵,因此聽不懂也是在進步。

但我不太讚同這種觀點,因為聽不懂的東西對形成語感沒有什麽幫助。我們設想一下兩種情景:一種是讓孩子聽一篇百分之百聽不懂的文章,聽一百遍;另一種是讓孩子聽一篇基本上能聽懂的文章,聽十遍。哪個效果會更好?

這是不言而喻的。在第一種情況中,哪怕聽上一千遍,也還是聽不懂;而第二種情況,則是在理解語言材料中慢慢地培養語感。

那麽,在聽的過程中,碰到孩子聽不懂的地方,該怎麽辦呢?能否借助中文翻譯,使孩子理解句子、短文的意思?我覺得完全可以。但一篇文章中,孩子完全聽不懂的地方不宜過多,聽力材料不能太難,甚至難到句句要翻譯,句句得講解,這樣不但會影響聽力速度,而且會讓孩子有挫折感,體會不到聽力的樂趣。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就應該考慮調整一下聽力材料的難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