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興衰三百年

愛國學者顧炎武

字體:16+-

今年是偉大的愛國學者顧炎武逝世二百八十周年。

關於顧炎武的曆史評價,全祖望寫的《顧先生炎武神道表》最後一段話很中肯。他說:離開顧炎武的時代逐漸遠了,讀他的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能夠說出他的大節的人很少。隻有王高士不庵曾說:炎武抱著沉痛的心,想表白他母親的誌向,一生奔走流離,心裏的話,幾十年來也沒有機會說出來。可是後起的年輕人,不懂得他的誌趣,卻隻稱讚他多聞博學,這對他來說,簡直是恥辱,隻好一輩子不回家,客死外地了。這段話很好,可以表他的墓。我讀了也認為很好,可以使人們對顧炎武這個人有更好的了解。

顧炎武首先是有氣節的、有骨頭的、堅強的愛國主義者,其次才是有偉大成就的學者。

顧炎武(1613—1682),字寧人,原來名絳,明亡後改名,有時自稱為蔣山傭,學者稱為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他家世代有人做官,藏書很多。祖父和母親對他的教育十分關心,六歲時母親親自教他《大學》,七歲跟老師讀“四書”,九歲讀《周易》,接著祖父就教他讀古代軍事家孫子、吳子的著作,和《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等書,十一歲讀《資治通鑒》,到十三四歲才讀完。十四歲進了縣學以後,又讀《尚書》《詩經》《春秋》等書,打下了很紮實的學術基礎。母親更時常以劉基、方孝孺、於謙等人的事跡教育他,要他做一個忠於國家、忠於民族的人。

炎武受教育的時代,也正是明王朝政治日益腐化,統治階級內部分崩離析、互相傾軋,人民負擔日益加重,民不聊生;東北建州(後稱滿族)崛起,明王朝接連打敗仗,喪師失地,滿漢民族上層統治集團矛盾最尖銳,漢族人民和統治集團矛盾最尖銳的時代。炎武的祖父教炎武讀軍事學書籍和史書,是有很深的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