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老子通釋

第三十二章

字體:16+-

戰爭的事情講得既嚴峻又具體,按照我上麵說過的老子的思維節奏,又要平平心氣來仰望一下他的精神燈塔了。

這次,他要換一個角度來描述道。原文是——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這裏有一個重要而複雜的字:“樸”。這個字,在老子哲學中有特殊地位。大家一定記得,在第十九章裏有“見素抱樸”的說法;在第二十八章裏有“常德乃足,複歸於樸”的句子,這個“樸”就帶有歸結性的意義。到了這一章,“樸”的地位更高了,幾乎成了“道”的代稱。

那麽,應該怎麽理解這個“樸”?明代釋德清在《老子道德經解》中說:“樸,乃無名之譬。木之未製成器者,謂之樸。”現代陳鼓應取義較近,說“樸是沒有雕琢的木”。但是,漢代的王逸在注《楚辭》時,把樸說成是大木頭:“條直為材,壯大為樸。”而現代高亨則認為“樸”是樹根。

這種種說法,都離不開木:無名之木、未製之木、未雕之木、壯大之木,直至樹根。我認為,老子比較看得上的,是無名之木、未雕之木。但他倒不怎麽在乎木,而在於無名、未雕這兩個特性。

因此,當我在老子的論述中看到這個“樸”字時,腦子裏出現的是這樣一個概念:一種無名、未雕的存在。但這樣一個概念不適合出現在翻譯中。為了譯文能保留老子文句的凝練美,我在另一個譯本中仍然讓這個“樸”字單獨出現,打一個引號,表示這是一個“單字命題”。但這麽一來,似乎留給了現代譯文一個未化的硬塊,所以有的研究者就用了“真樸”這個詞,有一點解釋的成分。但是,“真樸”在古今漢語中都顯得生疏,因此我就用了很普通的“質樸”一詞。我希望讀者明白,這很像形容詞,卻更靠近名詞,是指一種質樸的存在,也就是前麵說的那種無名、未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