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有人敲了敲你的門,讓你回答幾個關於節約能源的問題。你多久會省一次電?你會通過縮短洗澡時間來節約用水嗎?你給房子做過隔熱處理,以此減少熱量流失嗎?你開的是高油耗的汽車嗎?然後,他們又問你,你有多讚同“節約能源有利於自然環境,能為你省錢,還能造福後代”這個說法。最後,他們問你兩個問題:最能促使你節約能源的原因是什麽?你認為鄰居中有多少人試著節約能源?
作為“人們為什麽節約能源”這個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向加利福尼亞州的800位居民詢問了這些問題。這群人都相當無私,都說自己最大的動力是保護環境,其次是造福後代,最後才是省錢。“因為其他人在做同樣的事”這個因素被排在了最後。但在為加利福尼亞居民極高的公共意識歡呼雀躍之前,我們得考慮這樣一件事:調查中隻有一個問題可以預測他們節約能源的真實情況,那就是他們認為有多少鄰居在試著節約能源。其他的理由和動力,比如省錢和為子孫拯救地球,都和他們做的事毫無關聯。人們都認為自己的行為目的高尚。然而,唯一關係到你怎麽做的理由反而是最不無私的“別人都這麽做”。
這個事例說的是心理學家所謂的“社會認同”。當群體裏的其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時,我們很容易認為這件事是應該做的聰明事。這是很實用的生存本能之一,這些生存本能伴隨社會腦一起出現。要知道,如果你看到整個群體都在往東走,你最好還是跟上。相信別人的判斷,正是讓社會生活正常運轉的黏合劑。你不必親自了解一切,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事上,無論你擅長的是製造最好的河馬皮腰帶,還是對股市行情進行準確預測。
我們的日常行為受到“社會認同”的巨大影響。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經常在新聞網站上瀏覽“最受歡迎的新聞”,也就是我們為什麽更可能去看“排行榜第一位”的電影,而不是去看那些“票房毒藥”。“社會認同”還解釋了為什麽猶豫不決的選民會相信民意測驗,為什麽父母在超市過道裏為了最熱門的新玩具打架會被算作“新聞”。其他人想要的一定是好的,其他人認為對的一定是正確的。如果我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或許我們也會信任群體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