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自控力:斯坦福大學廣受歡迎的心理學課程

意誌力本能:三思而後行

字體:16+-

蘇珊娜·希格斯托姆(Suzanne Segerstrom)是美國肯塔基大學的心理學家,她專門研究壓力、希望等精神狀態如何對身體產生影響。她發現,自控力和壓力一樣都是生理指標。當你需要自控的時候,大腦和身體內部會產生一係列相應的變化,幫助你抵抗**、克服自我毀滅的衝動。希格斯托姆稱這些變化為“三思而後行”反應。這些反應看起來和應激反應完全不一樣。

你可以回憶一下我們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之旅。當時,你一發現有外在的威脅,就立刻采取了應激反應。你的大腦和身體進入自我防禦模式,準備進攻或者逃跑。“三思而後行”反應和應激反應有一處關鍵的區別:前者的起因是你意識到了內在的衝突,而不是外在的威脅。你想做一件事(比如抽煙、吃大餐、工作時間瀏覽不良網站),但你知道自己不該做。或者,你知道你應該做什麽事(比如納稅、完成項目、去健身),但你寧願什麽都不做。這些內在的衝突本身就是一種威脅,你的本能促使你做出潛在的錯誤決定。因此,你需要保護自己,也就是需要所謂的自控力。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先讓自己放慢速度,而不是給自己加速(比如應激反應)。“三思而後行”反應就是讓你慢下來。當你意識到內在衝突的時候,大腦和身體會做出反應,幫助你放慢速度、抑製衝動。

大腦和身體如何發揮意誌力

“三思而後行”反應和應激反應一樣,都是從大腦開始的。大腦中的警報係統總是在控製你聽到、看到、聞到什麽,大腦的其他區域則在記錄身體各部分的狀態。這種自我監測係統分布在大腦的各個部分,連接著前額皮質中的自控區域,也連接著記錄身體感覺、想法和情緒的其他區域。這個係統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阻止你做出錯誤的決定,比如打破保持了6個月的戒酒狀態、對你的老板大聲嚷嚷,或是對過期的信用卡賬單視而不見。自我監測係統會隨時探測存在於你思想、情緒和感覺中的警報信號,避免你做出很可能讓你後悔的事。當大腦發現警報信號後,我們的“好幫手”前額皮質就會幫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三思而後行”反應並不會向肌肉輸送能量,它隻能調整大腦狀態。你自控的時候,大腦的能量供應會增加,從而幫助前額皮質發揮意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