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走後,蘇軾的日子比以前更難過了。
儋耳這地方窮苦偏荒,什麽都沒有,更要命的是蘇夫子手裏沒錢,每天隻能用薯芋野菜充饑。黎子雲、薑唐佐知道蘇家困難,時常送些東西來接濟,蘇軾知道這些人也不富裕,不好意思要他們的東西,把家當翻了一遍,找出一套早年在京師得來的官窯酒具,估摸著能賣些錢,就托一個做買賣的朋友王介石把這套酒具帶到雷州去賣。
眼看父親混到連幾個杯盞都拿去變賣,蘇過心裏不好受,瞞著父親留下了一隻荷葉杯,等王介石走了才捧出來,說是留給父親喝酒用。可惜蘇家無米,已經釀不得酒了。
十幾天後,王介石從海上回來,拿了二十貫錢給蘇軾,同時給他帶來一位想不到的朋友,江陰舉人葛延之。
這位葛延之以前和蘇軾素不相識,平時讀過不少蘇詩蘇文,對蘇夫子十分仰慕。後來聽說蘇夫子被貶海南,葛延之心生義憤,就帶了幾個盤纏,不遠千裏拜訪蘇夫子。
見葛延之千裏而來蘇軾非常高興,正好手裏有錢,就去捉了隻雞,買幾片豬肚,做了個海南名菜“豬肚雞湯”給葛延之享用。席間說起儋耳,蘇軾開玩笑道:“這地方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自己想了想,搖頭苦笑,“總而言之,一切皆無!好在也沒有瘴氣。”
東坡居士半生受苦,貶謫四方,卻從沒遇上過“瘴氣”,因為瘴氣其實是三種毒:天毒,地毒,心毒。蘇軾是蜀人,對潮熱天氣頗能適應, “天毒”奈何他不得;雖然遭貶,早前有朝雲在身邊管得緊,養成了習慣,不喝生水,“地毒”無從侵入;至於“心毒”,東坡居士心最寬,像個五六歲的孩子,不知憂愁為何物,一張破紙一塊石子兒都能玩出花樣來,當然不會中這“心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