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理宮禁而得罪皇帝,太皇太後心裏其實也有點怕。現在她隻能這麽想:皇帝年輕,很多事想得不周全,隻要能好生替哲宗整頓朝廷,等皇帝長大了,親政了,到手的是一個清平盛世,那時候祖母與孫兒之間的種種誤會自然揭過不提。
自從垂簾聽政以來,太皇太後追求的就是恢複“君臣共治”,重建太平盛世。如今太皇太後與皇帝有了隔閡,更急著要創一個盛世出來,好對皇帝有個交待。可放眼四顧,朝廷裏都是爭權奪利的貨色,仔細挑一遍,隻有蘇軾、蘇轍兩兄弟看著幹淨些,還能用。
於是太皇太後決定重新起用蘇軾,同時重用蘇轍。
太皇太後精明無比,可她始終不能看透蘇子瞻,不知道這位滿肚子學問的大才子其實沒有那麽大的本事,他的能力僅止於“知府”而已。
為什麽太皇太後能看透天下人,偏偏看不透蘇東坡呢?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好:猴子爬得越高,屁股露得越多。蘇軾野心不大,關鍵時刻總是“急流勇退”,因為爬得不高,“毛病”露出來的也就少些……
當年蘇軾不爭禦史之位,而是心甘情願外放杭州通判,天下人隻記得他“勇鬥王安石”,並不知道他麵對謝景溫的陷害表現得十分無能;這回蘇軾不爭宰相之位,自請外放做杭州知府,別人都以為他高風亮節,卻不知道蘇學士因為鬥不過“朔黨”,離朝避禍。結果蘇學士走後朝廷鬥爭不斷,那些有野心的大臣都在太皇太後麵前現了原形,隻有蘇學士一個人幹幹淨淨得,看著又清高又俊逸。
——“舊臣首腦智囊”是個虛名,“清高俊逸”也是虛名。蘇學士一輩子都和“虛名”結緣,時而從虛名中受益,時而又被虛名所害,來來回回總是虛名,有趣得很。
眼看蘇家兩兄弟一個清高俊逸、超群拔俗,一個沉穩老練、剛毅果敢,太皇太後自然下了決心:把蘇氏兄弟提拔起來,讓蘇軾執掌政事堂,命蘇轍掌管禦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