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首先從這些大量的材料中提取出一些與性格的形成有關的案例。舉例說,有一位姑娘形成了與她母親極端相反的一種心態,她培養自己形成的所有這些性格特點是她母親所沒有的,而且避開了一切使她想起母親的事情。我們可以對此補充說,在她幼年的時候,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她一直與母親相認同,而現在卻竭盡全力反對這種認同。但是,當這位姑娘結了婚,她自己也成了妻子和母親之後,我們無須驚訝地發現,她開始變得越來越像她那位曾經如此反抗過的母親了,直到最後,她曾克服了的那種與母親的認同作用又清楚明白地重新建立起來。同樣的事情在男孩子身上也會發生;甚至在偉大的歌德身上也一樣,在歌德的天賦開始發展的時期,他當然看不起他那固執而又迂腐的父親,在他老年的時候,卻形成了與他父親的一部分性格相同的特征。當兩種人格之間的對比越明顯,這種結果就變得越令人吃驚。有位年輕人,其命運注定他要同微不足道的父親一起生活,他卻全然不顧,發展成了一個能幹的、值得信任的而且很受尊重的人。在他壯年時期,他的性格開始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此後,他的行為表現仿佛是以這位父親作為榜樣了。為了不至於失去與我們主題的聯係,我們必須牢記這個事實,在這一係列事件的開端,總有一種與童年時生活在一起的父親的認同作用。後來這種認同作用被拋棄,甚至被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ed),但是最終又重新確立起來。
一個人最初5年的經驗對其一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絕不是以後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可以挽回的,這種觀點在很早以前就已成為一種常識了。關於這些早期的印象是以什麽方式來抵抗成熟之後的任何影響的,我們可以說出許多應該知道的事情——但它與這裏的主題無關。然而,當我們不得不認為兒童的心理器官尚不能完全接受這些經驗時,最強烈的強迫性影響就產生於印刻在這個時期的兒童心中的印象,這或許就不是人們眾所周知的了。這個事實本身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是如此令人困惑,以至於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比喻才能使它更易於理解,我們可以把它比作底片曝光,經過一段時間間隔就可以重新洗出來印成照片。不過,我倒很高興地指出,我們這個令人不安的發現被一位富有想象力的作家,以其詩人所特有的膽識預見到了。霍夫曼(E.T.A.Hoffmann)在其富有創造力的作品中虛構了大量的人物,他常常把這些人物追溯到他還是個在母親懷抱中的嬰兒時,他所經驗過的乘坐郵政馬車經曆了為期幾周的旅行,所留下的形象和印象。[330]兒童在兩歲時所經驗到的以及尚未理解的東西,除了在夢中出現之外,從不需要被他們記住;隻有經過精神分析治療,他們才開始對此有所了解。但在後來的某一時期,它會伴隨強迫性衝動闖入他們的生活,它將支配他們的行動,它將決定他們的同情和厭惡,而且經常會找不到任何理性根據地決定他們對愛戀對象的選擇。這些事實在兩個方麵涉及我們的問題,這是不容搞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