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撤回與正麵強化會造成一係列令人擔憂的後果:無助感發展為不願意幫助他人、(長大後)對被拋棄的恐懼轉化為對家長的怨恨。不過貫穿本章和前一章所總結的研究結果的一條主線是受製於有條件養育的人如何看待他們自己。
自我評價(self-esteem)作為常用術語在過去幾十年十分流行。在本章結束以前,我想花點筆墨剖析一下這個概念,因為它與有條件養育的理念關係密切。心理學和教育領域裏的一批人,尤其是心理自助運動界的人,似乎都認為,高度的自我評價是好的,低的是不好的;通過提高人的自我評價,我們會自動引發一係列有益的結果:學業成就、建設性的人生抉擇,等等。而另一方麵,自我評價又已經變成社會保守人士眼中規避風險的避雷針,是他們看到的一切社**影(尤其是學校弊端)的縮寫。
我個人觀點是這兩種立場都存在問題。我在對過去幾年的調查結果進行廣泛研究之後,略為訝異地發現:較高的自我評價並不一定總伴隨好的結果,即使有,也並不意味著它導致了較好的結果。
不過這並非意味著我就加入了“反自我評價鬥士”的陣營,後者全盤鄙視自我評價這個概念。當中一些人持此種觀點,是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孩子內心對自己基本滿意,就會失去取得成就的動機;如果他們將焦點放在自己是誰、而非自己做了什麽上,那麽很可能不會付出太多努力。你須心存不滿才會學習或產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嘛。
這種主張基於幾個錯誤的前提,我將在第5章作詳細闡述。現在我想讓大家注意的是:盡管這些評論家聲稱高度自我評價毫無益處,其核心論點在於自我評價就是個壞東西,不管其結果如何。對於他們來說,最令人深惡痛絕的字眼就是感覺良好,意味著他們相信,對自己感到愉悅壓根兒就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的辯詞背後隱藏的是害怕孩子未經努力爭取就獲得了滿足的權利。這讓我們偏離佐證的世界,(從後門)進入道德要旨領地,此處充滿清教徒的狂熱,認為隻有揮汗如雨者才應該被允許吃飯;不取得某種有形的成績,孩子就不能對自己有良好的評價。